摘要: 抗战爆发后,众多高校响应政府的号召西迁后方,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其中内迁高校的教授都能与国家和民族共体时艰,坚持抗战,为继承与发展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物价高涨,生活艰窘,特别是亲眼目睹大后方的分配不公以及贪腐情形日益严重后,他们的心态自然会发生变化,对政府的态度亦由支持转而批评甚至反对,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影响还延续到战后他们对国民政府立场的转变.本文即以多位民国时期著名教授的日记与书信为中心,再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试图以他们自己笔触所记录的战时生活,观察他们如何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教书育人,献身教育,并分析战时知识分子生活贫困化对他们日后的政治抉择所产生的影响.
摘要: 抗战爆发后,众多高校响应政府的号召西迁后方,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其中内迁高校的教授都能与国家和民族共体时艰,坚持抗战,为继承与发展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物价高涨,生活艰窘,特别是亲眼目睹大后方的分配不公以及贪腐情形日益严重后,他们的心态自然会发生变化,对政府的态度亦由支持转而批评甚至反对,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影响还延续到战后他们对国民政府立场的转变.本文即以多位民国时期著名教授的日记与书信为中心,再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试图以他们自己笔触所记录的战时生活,观察他们如何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教书育人,献身教育,并分析战时知识分子生活贫困化对他们日后的政治抉择所产生的影响.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1] | 黄克武 . 民族主义的再发现:抗战时期中国朝野对“中华民族”的讨论 [J]. 近代史研究 ,2016,4 |
[2] | 李金铮 宋弘 . 坚持:抗战时期冀中区堡垒户的形成、使命与困境 [J]. 抗日战争研究 ,2018,1 |
[3] | 贾钦涵 . 抗战时期美国战略情报局与中共军事合作的尝试 [J]. 抗日战争研究 ,2018,1 |
[4] | 韩戍 . 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教育部与留守上海高校 [J]. 抗日战争研究 ,2018,2 |
[5] | 杜桂剑 单明明 . 抗战时期淮北二分区减租减息运动研究 [J]. 抗日战争研究 ,2017,1 |
[6] | 吴敏超 . 战时军粮谁承担?——以国统区叶集军粮案为中心的探讨 [J]. 抗日战争研究 ,2017,1 |
[7] | 张杨 . 战时财政扩张与租佃制度变迁:以川西地区为例(1937-1945) [J]. 抗日战争研究 ,2017,2 |
[8] | 王龙飞 . “全民皆兵”的缔造: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的军区体制 [J]. 抗日战争研究 ,20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