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针对 PFNA 内固定和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比较。方法 纳入 60 例患 者为研究对象,截取我院 2016 年 8 月 -2021 年 9 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统一编号后按照随机双盲法均分 2 组,1 组 为参照组(n=30,接受 PFNA 内固定治疗),1 组为实验组(n=30,接受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①在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8.43±3.74d)同参照组(8.51±3.32d)对比无明显差异(P > 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 面,实验组(55.57±11.68min、226.81±46.52ml)同参照组(47.25±7.56min、89.59±30.00ml)对比明显较多;在下地承重时间方 面,实验组(8.05±1.76d)同参照组(15.33±5.14d)相比明显较早,组间差异较大(P < 0.05)。②在术后 1、3、6 个月髋关节 功能评分方面,实验组(65.23±4.04、77.37±7.08、86.51±7.42 分)同参照组(64.41±4.52、76.85±6.56、85.99±6.20 分)相比组 间差异较小(P > 0.05)。③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3.33%)同参照组(26.67%)相比显著较低,组间差异较大(P < 0.05)。结论 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PFNA 内固定和股骨头置换均具有良好疗效;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 宜的手术方式。
摘要: 目的 针对 PFNA 内固定和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比较。方法 纳入 60 例患 者为研究对象,截取我院 2016 年 8 月 -2021 年 9 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统一编号后按照随机双盲法均分 2 组,1 组 为参照组(n=30,接受 PFNA 内固定治疗),1 组为实验组(n=30,接受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①在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8.43±3.74d)同参照组(8.51±3.32d)对比无明显差异(P > 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 面,实验组(55.57±11.68min、226.81±46.52ml)同参照组(47.25±7.56min、89.59±30.00ml)对比明显较多;在下地承重时间方 面,实验组(8.05±1.76d)同参照组(15.33±5.14d)相比明显较早,组间差异较大(P < 0.05)。②在术后 1、3、6 个月髋关节 功能评分方面,实验组(65.23±4.04、77.37±7.08、86.51±7.42 分)同参照组(64.41±4.52、76.85±6.56、85.99±6.20 分)相比组 间差异较小(P > 0.05)。③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3.33%)同参照组(26.67%)相比显著较低,组间差异较大(P < 0.05)。结论 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PFNA 内固定和股骨头置换均具有良好疗效;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 宜的手术方式。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1] | 唐敏 傅翠梅 代群莉 樊桂莲 . 基于微课的床头移动智能终端系统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J]. 中国临床护理 ,2018,1 |
[2] | 曾健聪 沈友任 林卓峰 . 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6,5 |
[3] | 马勇 蒋艳芳 王海军 王永健 王健 林霖 刘阳 余家阔 敖英芳 . 髁间窝外侧壁后软骨缘顶点辅助定位前交叉韧带股骨骨道 [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8,7 |
[4] | 惠银银 刘又斌 王晶 安军伟 杜炯 .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因的研究进展 [J]. 中医正骨 ,2018,2 |
[5] | 王小鹤 刘彬 程继强 曹鲁 郑焕辉 孟昭磊 焦壮 . 股骨干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内固定手术方案研究进展 [J]. 中医正骨 ,2018,8 |
[6] | 任东坡 . 传统双下肢皮牵引手法整复联合自制桥膝架 固定治疗幼儿股骨干骨折 [J]. 中医正骨 ,2017,2 |
[7] | 黄文新 叶春芳 章洪志 晁娟 冯杜浒 徐艳雯 .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用于股骨干骨折手术的临床观察 [J]. 航空军医 ,2018,13 |
[8] | 刘红辉 廖国平 陈一帆 周光华 尹书东 尹新生 . 新伤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J]. 航空军医 ,201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