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安全管理

       摘要: 目的 探索艾滋病患者安全管理模式。方法 研究以我院 2020 年 1 月 -2021 年 1 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37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行常规安全管理与综合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结果 患者管理前各项生活质量指标(一般性感觉、社会状态、身体状态、心理状态)评分无对比性(P > 0.05); 管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更优,相比对照组存在统计差异(P < 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对比性(P > 0.05)。 管理后观察组 SAS、SDS 评分更优,相比对照组存在统计学(P < 0.05)。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开展安全管理可有效提升患者 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意识,主动配合治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
陈春华 李金穗
单位:
巴中市中心医院 636600
出处:
《健康世界》
刊期:
2022年第30卷第1期

艾滋病患者安全管理

摘要:目的 探索艾滋病患者安全管理模式。方法 研究以我院 2020 年 1 月 -2021 年 1 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37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行常规安全管理与综合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结果 患者管理前各项生活质量指标(一般性感觉、社会状态、身体状态、心理状态)评分无对比性(P > 0.05); 管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更优,相比对照组存在统计差异(P < 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对比性(P > 0.05)。 管理后观察组 SAS、SDS 评分更优,相比对照组存在统计学(P < 0.05)。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开展安全管理可有效提升患者 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意识,主动配合治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1597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