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艾滋病是一种新发性传染性疾病,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均造成严重损伤。为提升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不 但需积极开展有效的药物质量,亦需予以针对性心理干预。本文对造成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心理干预措施,以便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1] | 李冬玲 沈小洁 周乾 陈玉婵 谭雪玲 黎东梅 . 健康教育小组模式对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检测遵医行为的影响 [J]. 中国临床护理 ,2018,1 |
[2] | 谢浩锋 郑晓林 黄翔 邹玉坚 钟庆杨 殷思纯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胸部CT征象分析 [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7,2 |
[3] | 李春燕 徐立然 赵正阳 马秀霞 李亮平 韩迎东 王豪杰 . 对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合并咳嗽的认识 [J]. 中医研究 ,2018,2 |
[4] | 谢芳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 [J]. 航空军医 ,2018,4 |
[5] | 李兼修 . 胸部CT影像学特征诊断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价值分析 [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8,5 |
[6] | 张蕊蝶 李林峰 丁黎雯 郭琪 何殊瑶 . 毒品与艾滋发生的关系及预防 [J]. 医师在线 ,2018,5 |
[7] | 康鹤松 . 艾滋病合并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护理探讨 [J]. 航空军医 ,2018,14 |
[8] | 雷晓莉 . 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用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分析 [J]. 名医 ,20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