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应用

       摘要: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入路的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应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下腹部手术的患儿,年龄1~6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L、C、H三组,每组30例.L组行全身麻醉+肋缘下TAP,C组行全身麻醉+侧路TAP,H组行全身麻醉+后路TAP.观察并记录术后2、6、12、24 h的CHEOPS疼痛评分、Ramesay评分,以及与术后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术后2 h比较,L组的术后12、24 h及C、H组的术后24 h CHEOPS评分均升高(P<0.05)、Ramesay评分下降(P<0.05);与L组术后12 h比较,C、H组术后12 h CHEOPS评分升高(P<0.05)、Ramesay评分下降(P<0.05).与H组比较,L组、C组的下肢运动异常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三种腹横肌平面阻滞均可以有效地缓解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12 h内的疼痛,肋缘下入路TAP镇痛时间稍短,后路入路TAP有一定的下肢肌力下降.

作者:
卢浩杰 王翔锋
单位:
福建省人民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4
出处:
《中国医学创新》
刊期:
2017年第14卷第20期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不同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应用

摘要: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入路的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应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下腹部手术的患儿,年龄1~6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L、C、H三组,每组30例.L组行全身麻醉+肋缘下TAP,C组行全身麻醉+侧路TAP,H组行全身麻醉+后路TAP.观察并记录术后2、6、12、24 h的CHEOPS疼痛评分、Ramesay评分,以及与术后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术后2 h比较,L组的术后12、24 h及C、H组的术后24 h CHEOPS评分均升高(P<0.05)、Ramesay评分下降(P<0.05);与L组术后12 h比较,C、H组术后12 h CHEOPS评分升高(P<0.05)、Ramesay评分下降(P<0.05).与H组比较,L组、C组的下肢运动异常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三种腹横肌平面阻滞均可以有效地缓解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12 h内的疼痛,肋缘下入路TAP镇痛时间稍短,后路入路TAP有一定的下肢肌力下降.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1467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