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使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于最终麻醉效果的影响 程度。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在 2018 年 4 月到 2019 年 4 月接诊的 88 名手术患者为调研对象,依据术中罗哌卡因使用浓度分为 对照组 44 名,使用罗哌卡因浓度为 0.3%,实验组 44 名,使用罗哌卡因浓度为 0.5%,将两组患者麻醉以后的麻醉效果进行比 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镇痛麻醉时间为(8.55±1.15)h,麻醉后苏醒时间为(8.56±1.35)h,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镇痛麻醉时间 为(6.59±1.25)h,麻醉后苏醒时间为(6.66±1.34)h,实验组麻醉见效时间为(0.45±0.15)h,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见效时间 (0.75±0.15),数据结果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使用 0.5% 浓度的罗哌卡因麻醉效果明显优于 0.3% 浓度的罗哌卡因麻醉效果,且麻醉见效快,值得临床实践推广使用。

作者:
杨芳雨
单位:
新晃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湖南怀化 419200
出处: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刊期:
2020年第22卷第1期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使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于最终麻醉效果的影响 程度。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在 2018 年 4 月到 2019 年 4 月接诊的 88 名手术患者为调研对象,依据术中罗哌卡因使用浓度分为 对照组 44 名,使用罗哌卡因浓度为 0.3%,实验组 44 名,使用罗哌卡因浓度为 0.5%,将两组患者麻醉以后的麻醉效果进行比 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镇痛麻醉时间为(8.55±1.15)h,麻醉后苏醒时间为(8.56±1.35)h,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镇痛麻醉时间 为(6.59±1.25)h,麻醉后苏醒时间为(6.66±1.34)h,实验组麻醉见效时间为(0.45±0.15)h,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见效时间 (0.75±0.15),数据结果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使用 0.5% 浓度的罗哌卡因麻醉效果明显优于 0.3% 浓度的罗哌卡因麻醉效果,且麻醉见效快,值得临床实践推广使用。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1446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