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研究 CT、MRI 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某某医院接受治疗的后循环 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将 200 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分组,主 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磁共振动脉成像诊断;对照组、实施 CT、MRI 诊断,将两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 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诊断符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差异(P < 0.05)。观察组 100 例患者和对 照组 100 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漏诊率以及误诊率相比较,前者更低,P<0.05。结论 CT、MRI 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 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效果中,磁共振动脉成像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值得研究和推广。

作者:
彭立坚
单位:
湖南省衡山县人民医院 421300
出处:
《维吾尔医药》
刊期:
2020年第21卷第1期

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 CT、MRI 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某某医院接受治疗的后循环 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将 200 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分组,主 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磁共振动脉成像诊断;对照组、实施 CT、MRI 诊断,将两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 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诊断符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差异(P < 0.05)。观察组 100 例患者和对 照组 100 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漏诊率以及误诊率相比较,前者更低,P<0.05。结论 CT、MRI 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 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效果中,磁共振动脉成像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值得研究和推广。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3956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