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探析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检验婴幼儿日常出入的场所、饮用的水质及日常食物,研究腹泻病原微生物的实际结果,从 而积累资料,为及时发现,处理传染源提供资料。方法 选取 106 例婴幼儿于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经常出入的场所、 饮用的水质及日常食物进行检验,选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的方法检测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了解其相关类型与 特性,并研究其传染病防控措施;结果 经研究得出,志贺氏菌 26.2%、气单胞菌 6.2%、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10.8%、沙门菌 41.5%、其他 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沙门氏菌感染比率占 41.5%,为最主要致病菌类。结论 为了防 止腹泻病原生物对患者造成一系列影响,需要及时发现并预防,尽可能了解其相关致病特性,避免病毒入体,减少腹泻的发生。

作者:
张科
单位: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聊城 252000
出处:
《健康世界》
刊期:
2020年第28卷第7期

探讨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探析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检验婴幼儿日常出入的场所、饮用的水质及日常食物,研究腹泻病原微生物的实际结果,从 而积累资料,为及时发现,处理传染源提供资料。方法 选取 106 例婴幼儿于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经常出入的场所、 饮用的水质及日常食物进行检验,选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的方法检测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了解其相关类型与 特性,并研究其传染病防控措施;结果 经研究得出,志贺氏菌 26.2%、气单胞菌 6.2%、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10.8%、沙门菌 41.5%、其他 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沙门氏菌感染比率占 41.5%,为最主要致病菌类。结论 为了防 止腹泻病原生物对患者造成一系列影响,需要及时发现并预防,尽可能了解其相关致病特性,避免病毒入体,减少腹泻的发生。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2235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