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鱼峰区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柳州市鱼峰区 50 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感染者 /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病例疫情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该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艾滋病综合 防治信息系统收集全区1997~2019年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中≥50岁HIV/AIDS病例的人口学特征、 感染途径及检测发现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 柳州市鱼峰区 2004 年发现首例≥ 50 岁 HIV/AIDS 病例,截止 2019 年底累计报告 464 例 50 岁及 以上病例,占总病例数的 29.33%;2005 年开始,≥ 50 岁病例数及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31.38%;病人平均年龄 (63.35±9.42) 岁,最大 94 岁;男性占 76.94%;职业以家政 / 家务 / 待业、农民、离退休所占比例较高;初中以下文化占 77.59%;主要感染途径是非婚异性 性接触感染,占 81.47%,其次是配偶 / 固定性伴阳性性接触感染,占 10.78%,注射毒品感染占 3.02%;61.42% 的病例在报告时的疾病状态为 AIDS。结论 艾滋病对柳州市鱼峰区≥ 50 岁人群的影响日益严重,需采取符合其行为和心理特点的健康教育、加大检测力度等针对性措施降低 艾滋病对老年人群的危害。

作者:
罗立璇
单位:
柳州市鱼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柳州 545000
出处:
《医师在线》
刊期:
2020年第7卷第6期

柳州市鱼峰区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柳州市鱼峰区 50 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感染者 /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病例疫情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该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艾滋病综合 防治信息系统收集全区1997~2019年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中≥50岁HIV/AIDS病例的人口学特征、 感染途径及检测发现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 柳州市鱼峰区 2004 年发现首例≥ 50 岁 HIV/AIDS 病例,截止 2019 年底累计报告 464 例 50 岁及 以上病例,占总病例数的 29.33%;2005 年开始,≥ 50 岁病例数及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31.38%;病人平均年龄 (63.35±9.42) 岁,最大 94 岁;男性占 76.94%;职业以家政 / 家务 / 待业、农民、离退休所占比例较高;初中以下文化占 77.59%;主要感染途径是非婚异性 性接触感染,占 81.47%,其次是配偶 / 固定性伴阳性性接触感染,占 10.78%,注射毒品感染占 3.02%;61.42% 的病例在报告时的疾病状态为 AIDS。结论 艾滋病对柳州市鱼峰区≥ 50 岁人群的影响日益严重,需采取符合其行为和心理特点的健康教育、加大检测力度等针对性措施降低 艾滋病对老年人群的危害。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2947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