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小切口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前路微创小切口与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7年12月回顾性分析行前路手术治疗的40例Tile B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分为两组:髂腹股沟入路组20例,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微创小切口入路组20例,采用微创小切口入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使用止痛药的情况,随访影像学评价和Majeed临床评分。结果两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止痛药使用例数比较,微创小切口入路组均少于髂腹股沟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月Majeed评分:髂腹股沟入路组优10例,良9例,可1例;微创小切口组优11例,良7例,可2例;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髂腹股沟入路组出现股外侧皮神经麻痹4例,伤口感染或伤口渗出延迟愈合5例,微创入路组无并发症发生;两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P<0.01)。结论两种入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术后功能评价无明显差异,但微创小切口术式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伤口愈合快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
俞仲翔 詹红生 史萌 邹翰林
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骨科
出处:
《健康世界》
刊期:
2020年第28卷第1期
基金:
上海中医药大学预算内科研项目(18LK038)

微创小切口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前路微创小切口与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7年12月回顾性分析行前路手术治疗的40例Tile B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分为两组:髂腹股沟入路组20例,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微创小切口入路组20例,采用微创小切口入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使用止痛药的情况,随访影像学评价和Majeed临床评分。结果两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止痛药使用例数比较,微创小切口入路组均少于髂腹股沟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月Majeed评分:髂腹股沟入路组优10例,良9例,可1例;微创小切口组优11例,良7例,可2例;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髂腹股沟入路组出现股外侧皮神经麻痹4例,伤口感染或伤口渗出延迟愈合5例,微创入路组无并发症发生;两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P<0.01)。结论两种入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术后功能评价无明显差异,但微创小切口术式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伤口愈合快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1620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