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对于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96例腹股沟疝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儿采取小切口手术方法,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手术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为0.9±0.3(cm),对照组为5.0±1.2(cm);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4±6(min),对照组为43±9(min);观察组出血量为2.7±2.3(ml),对照组为25±11(ml);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1(d),对照组为7±1(d),两组患儿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均有显著性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1例存在阴囊水肿,对照组患儿7例出现阴囊水肿.结论:小切口手术对于腹股沟疝患儿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切口长度相对较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
王海成
单位:
惠州市河南岸医院 广东惠州 516027
出处:
《中国误诊学杂志》
刊期:
2018年第18卷第2期

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对于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96例腹股沟疝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儿采取小切口手术方法,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手术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为0.9±0.3(cm),对照组为5.0±1.2(cm);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4±6(min),对照组为43±9(min);观察组出血量为2.7±2.3(ml),对照组为25±11(ml);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1(d),对照组为7±1(d),两组患儿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均有显著性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1例存在阴囊水肿,对照组患儿7例出现阴囊水肿.结论:小切口手术对于腹股沟疝患儿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切口长度相对较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1899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