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段脊柱骨折经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的疗效比较

       摘要: 目的 比较胸腰段脊柱骨折经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60 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30例患者接受跨伤椎固定治疗,将其设定为对照组,30 例患者接受经伤椎固定治疗,将其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和手术前后矢状位 Cobb 角、伤椎对应椎管侵占率、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比。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手术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矢状位 Cobb 角更小,伤椎对应椎管侵占率更低,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比更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 6 个月、取钉后 3 个月的矢状位 Cobb 角更小,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比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和取钉后3个月的伤椎对应椎管侵占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均可有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经伤椎固定可使患者的矢状位Cobb角和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得到有效恢复,效果优于跨伤椎固定治疗,可作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首选方案。

作者:
王庆鑫 张玉良 舒亮
单位:
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骨一科 314000
出处:
《中国误诊学杂志》
刊期:
2018年第18卷第7期

胸腰段脊柱骨折经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的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 比较胸腰段脊柱骨折经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60 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30例患者接受跨伤椎固定治疗,将其设定为对照组,30 例患者接受经伤椎固定治疗,将其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和手术前后矢状位 Cobb 角、伤椎对应椎管侵占率、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比。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手术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矢状位 Cobb 角更小,伤椎对应椎管侵占率更低,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比更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 6 个月、取钉后 3 个月的矢状位 Cobb 角更小,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比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和取钉后3个月的伤椎对应椎管侵占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均可有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经伤椎固定可使患者的矢状位Cobb角和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得到有效恢复,效果优于跨伤椎固定治疗,可作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首选方案。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1774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