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患者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关于阑尾炎患者门静脉以及肠系膜上形成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共 66 例进行分组观察,分为常规组 33 例(相关手术治疗后未见静脉血栓)和观察 组 33 例(门静脉、肠系膜上形成静脉血栓),两组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阑尾炎,全都实施手术治疗,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无明显差异,不影响本次研究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相关指标(血红蛋白水平 / 血小板计数 / 平均血小 板体积 /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门静脉主干直径和血流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血红蛋白水平 / 平均血小板体积 / 血小板体 积分布宽度: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血小板计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门静脉:主干直径,观察组 明显宽于常规组,P<0.05;血流速度,观察组明显慢于常规组,P<0.05。结论 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及门静脉相关指标与阑 尾炎患者术后门静脉以及肠系膜上形成静脉血栓具有极大的相关性,是构成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
孙先渝
单位:
重庆市梁平区新盛中心卫生院住院部 405216
出处:
《医师在线》
刊期:
2019年第6卷第8期

阑尾炎患者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关于阑尾炎患者门静脉以及肠系膜上形成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共 66 例进行分组观察,分为常规组 33 例(相关手术治疗后未见静脉血栓)和观察 组 33 例(门静脉、肠系膜上形成静脉血栓),两组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阑尾炎,全都实施手术治疗,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无明显差异,不影响本次研究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相关指标(血红蛋白水平 / 血小板计数 / 平均血小 板体积 /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门静脉主干直径和血流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血红蛋白水平 / 平均血小板体积 / 血小板体 积分布宽度: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血小板计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门静脉:主干直径,观察组 明显宽于常规组,P<0.05;血流速度,观察组明显慢于常规组,P<0.05。结论 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及门静脉相关指标与阑 尾炎患者术后门静脉以及肠系膜上形成静脉血栓具有极大的相关性,是构成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1653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