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原发性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的价值分析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对原发性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行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原发性小肝癌病灶 45 例(A 组),肝硬化再生结节病灶 45 例(B 组),分别行超声造影,通过对 ACQ 时间 - 强度曲线进行分析,整理统计病灶 造影相关数据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 A 组峰值时间(21.53±17.81)s,到达时间(3.49±3.24)s,峰值强度 28.39±2.50、增 强斜率 2.19±0.77;B 组峰值时间(22.92±18.47)s,到达时间(3.45±3.31)s,峰值强度 22.61±7.33、增强斜率 0.80±0.41;峰值 强度、增强斜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 0.05)。A 组中位数 27.56±5.83,B 组中位数 22.30±4.91,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两 组四分位数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原发性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峰值强度、增 强斜率与中位数作为参数有助于辅助诊断小肝癌,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

作者:
彭良慧
单位: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425000
出处: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刊期:
2019年第21卷第1期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原发性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的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对原发性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行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原发性小肝癌病灶 45 例(A 组),肝硬化再生结节病灶 45 例(B 组),分别行超声造影,通过对 ACQ 时间 - 强度曲线进行分析,整理统计病灶 造影相关数据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 A 组峰值时间(21.53±17.81)s,到达时间(3.49±3.24)s,峰值强度 28.39±2.50、增 强斜率 2.19±0.77;B 组峰值时间(22.92±18.47)s,到达时间(3.45±3.31)s,峰值强度 22.61±7.33、增强斜率 0.80±0.41;峰值 强度、增强斜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 0.05)。A 组中位数 27.56±5.83,B 组中位数 22.30±4.91,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两 组四分位数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原发性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峰值强度、增 强斜率与中位数作为参数有助于辅助诊断小肝癌,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1631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