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处置及药物治疗

       摘要: 目的 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处置和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10000 例输血患者进行研究,回归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记录不良反应类型和发生率,并对 比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与参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在多个潜在影响因素上差异。结果 10000 例输血患者中, 共发生不良反应 73 例,发生率 0.73%,其中以过敏反应常见,占总例数 47.95%,其次为发热反应 41.10%。实验组输血次数≥ 3 次、过敏史、输血史、血液疾病、女性以及≥ 18 岁占比均高于参照组(P < 0.05)。结论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但 以过敏反应、发热反应常见,且与多次输血、过敏史、输血史等有关,因此,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取 相应预防措施,提高输血安全性。

作者:
甘玮玮  王红伟  李庆端
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 363000
出处:
《医师在线》
刊期:
2024年第11卷第7期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处置及药物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处置和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10000 例输血患者进行研究,回归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记录不良反应类型和发生率,并对 比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与参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在多个潜在影响因素上差异。结果 10000 例输血患者中, 共发生不良反应 73 例,发生率 0.73%,其中以过敏反应常见,占总例数 47.95%,其次为发热反应 41.10%。实验组输血次数≥ 3 次、过敏史、输血史、血液疾病、女性以及≥ 18 岁占比均高于参照组(P < 0.05)。结论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但 以过敏反应、发热反应常见,且与多次输血、过敏史、输血史等有关,因此,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取 相应预防措施,提高输血安全性。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4882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