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循环管理法在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PDCA 循环管理法在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本次实验样本:我院 急诊科室 18 名护理人员,实验开展的时间:2021 年 11 月 -2022 年 10 月,研究实验目的:对比急诊护理中,PDCA 循环管理 法实施前后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效果,实施前:2021 年 11 月 -2022 年 4 月期间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常规管理法,实施后: 2022 年 5 月 -2022 年 10 月期间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 PDCA 循环管理法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对比实施前后实际应用效果。 结果 急诊护理质量评分,实施前急诊护理质量健康教育评分(91.02±3.26)分、专科操作评分(92.06±1.16)分、病房管理评 分(90.56±2.42)分、文件书写评分(92.56±2.42)分和服务态度评分(92.02±2.59)分,实施后急诊护理质量健康教育评分(98.56±1.13) 分、专科操作评分(95.23±1.36)分、病房管理评分(96.25±1.56)分、文件书写评分(94.12±1.69)分和服务态度评分(95.22±1.24)分, 实施后急诊护理质量健康教育、专科操作、病房管理、文件书写和服务态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 < 0.05;急诊科护理人员工 作满意度评分比较,实施前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89.59±3.02)分,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94.56±1.59) 分,实施后高于实施前,P < 0.05。结论 在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应用 PDCA 循环管理法,能够针对性地进行护理 质量改进,包括提升病房管理能力,优化急诊护理人员的专科操作技术,在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急诊护理人员更 加全面针对性地开展,持续地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内容,优化临床急诊治疗的依从性,对于急诊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改善效果 也比较显著,能够保障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关注到患者的情绪状态,给予患者舒适性保障,还有重视急诊护理人员 文书书写工作的优化,更加全面的记录护理工作,避免出现误差,导致患者治疗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作者:
张璐璐
单位:
滨海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江苏盐城 224500
出处:
《医师在线》
刊期:
2023年第10卷第3期

PDCA 循环管理法在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PDCA 循环管理法在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本次实验样本:我院 急诊科室 18 名护理人员,实验开展的时间:2021 年 11 月 -2022 年 10 月,研究实验目的:对比急诊护理中,PDCA 循环管理 法实施前后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效果,实施前:2021 年 11 月 -2022 年 4 月期间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常规管理法,实施后: 2022 年 5 月 -2022 年 10 月期间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 PDCA 循环管理法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对比实施前后实际应用效果。 结果 急诊护理质量评分,实施前急诊护理质量健康教育评分(91.02±3.26)分、专科操作评分(92.06±1.16)分、病房管理评 分(90.56±2.42)分、文件书写评分(92.56±2.42)分和服务态度评分(92.02±2.59)分,实施后急诊护理质量健康教育评分(98.56±1.13) 分、专科操作评分(95.23±1.36)分、病房管理评分(96.25±1.56)分、文件书写评分(94.12±1.69)分和服务态度评分(95.22±1.24)分, 实施后急诊护理质量健康教育、专科操作、病房管理、文件书写和服务态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 < 0.05;急诊科护理人员工 作满意度评分比较,实施前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89.59±3.02)分,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94.56±1.59) 分,实施后高于实施前,P < 0.05。结论 在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应用 PDCA 循环管理法,能够针对性地进行护理 质量改进,包括提升病房管理能力,优化急诊护理人员的专科操作技术,在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急诊护理人员更 加全面针对性地开展,持续地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内容,优化临床急诊治疗的依从性,对于急诊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改善效果 也比较显著,能够保障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关注到患者的情绪状态,给予患者舒适性保障,还有重视急诊护理人员 文书书写工作的优化,更加全面的记录护理工作,避免出现误差,导致患者治疗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4079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