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与传统术式对患者术后恢复、肺功能的影响观察

       摘要: 目的 思考胃穿孔病患选择腹腔镜下修补术和传统术式的治疗效果,并对比患者的术后恢复及肺功能等。方 法 抽取我院于 2021.1-2022.1 之间接收的胃穿孔病患 100 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成 2 小组,即:对照组(传统术 式)与实验组(腹腔镜下修补术 + 传统术式),各小组是 50 例,统计对比 2 组病患肺功能、手术指标、生活质量等变化。结 果 实验组的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均小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突出,存在统计学优势(P < 0.05)。另外,在术前对比 2 组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英文简称 FVC)、第 1s 用力呼气量(英文简称 FEV1)、肺活 量(英文简称 VC)等指标发现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优势;但是在术后第 3d 病患的以上肺功能指标均超过对照组,且 2 组对比差异突出,存在统计学优势(P < 0.05)。另外,实验组的生活质量均值均超过对照组,2 组对比差异突出,存在统计 学优势(P < 0.05)。结论 将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应用于胃穿孔病患的临床治疗,促使手术指标得到优化,且保障患者的 肺功能尽快恢复,对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体尽快恢复等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
刘波
单位:
江安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咽喉科 644200
出处:
《医师在线》
刊期:
2022年第9卷第10期

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与传统术式对患者术后恢复、肺功能的影响观察

摘要:目的 思考胃穿孔病患选择腹腔镜下修补术和传统术式的治疗效果,并对比患者的术后恢复及肺功能等。方 法 抽取我院于 2021.1-2022.1 之间接收的胃穿孔病患 100 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成 2 小组,即:对照组(传统术 式)与实验组(腹腔镜下修补术 + 传统术式),各小组是 50 例,统计对比 2 组病患肺功能、手术指标、生活质量等变化。结 果 实验组的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均小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突出,存在统计学优势(P < 0.05)。另外,在术前对比 2 组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英文简称 FVC)、第 1s 用力呼气量(英文简称 FEV1)、肺活 量(英文简称 VC)等指标发现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优势;但是在术后第 3d 病患的以上肺功能指标均超过对照组,且 2 组对比差异突出,存在统计学优势(P < 0.05)。另外,实验组的生活质量均值均超过对照组,2 组对比差异突出,存在统计 学优势(P < 0.05)。结论 将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应用于胃穿孔病患的临床治疗,促使手术指标得到优化,且保障患者的 肺功能尽快恢复,对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体尽快恢复等发挥积极作用。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1793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