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设计不同用药方案,将单纯蓝光疗法、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 蓝光疗法用于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并分析 疗效。方法 收集 80 例新生儿黄疸,进组研究,时间 2021 年 8 月—2022 年 8 月。蓝光疗法组(40 例)实施单纯蓝光疗法方 案治疗;益生菌 + 蓝关疗法组(40 例)实施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 蓝光疗法方案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 5d 后经皮黄疸指数 (TC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值、总胆红素 (TSB) 值,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 5d 后,益生菌 +蓝关疗法组的TCB值(18.61±1.45)umol/L、ALT值(25.00±4.13)U/L、TSB值(5.08±0.94)mg/dl,同蓝光疗法组的(29.29±2.29) umol/L、(83.55±6.34)U/L、(6.34±1.18)mg/dl 比较均更低(p < 0.05);治疗 5d 后,益生菌 + 蓝关疗法组的临床病情控制 有效率 95.00%,与蓝光疗法组的 77.50% 对比更高(p < 0.05)。治疗 5d 后,益生菌 + 蓝关疗法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5.00%, 与蓝光疗法组的 25.00% 对比更低(p < 0.05)。结论 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 蓝光疗法用于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显示出 病情控制越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同时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更具有优势。

作者:
袁媛
单位:
长宁县中医医院儿科 四川宜宾 644000
出处:
《健康世界》
刊期:
2022年第30卷第5期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设计不同用药方案,将单纯蓝光疗法、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 蓝光疗法用于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并分析 疗效。方法 收集 80 例新生儿黄疸,进组研究,时间 2021 年 8 月—2022 年 8 月。蓝光疗法组(40 例)实施单纯蓝光疗法方 案治疗;益生菌 + 蓝关疗法组(40 例)实施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 蓝光疗法方案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 5d 后经皮黄疸指数 (TC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值、总胆红素 (TSB) 值,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 5d 后,益生菌 +蓝关疗法组的TCB值(18.61±1.45)umol/L、ALT值(25.00±4.13)U/L、TSB值(5.08±0.94)mg/dl,同蓝光疗法组的(29.29±2.29) umol/L、(83.55±6.34)U/L、(6.34±1.18)mg/dl 比较均更低(p < 0.05);治疗 5d 后,益生菌 + 蓝关疗法组的临床病情控制 有效率 95.00%,与蓝光疗法组的 77.50% 对比更高(p < 0.05)。治疗 5d 后,益生菌 + 蓝关疗法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5.00%, 与蓝光疗法组的 25.00% 对比更低(p < 0.05)。结论 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 蓝光疗法用于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显示出 病情控制越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同时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更具有优势。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2603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