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动力学导向心肺复苏在急诊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流动力学导向心肺复苏在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 2012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间,我院收治的 70 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其中常规治疗者 35 例,设为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导向心肺复苏治疗者 35 例, 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心率、呼吸情况,以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氧分压、 血氧饱和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7.14%(27/35),对照组为57.14%(20/3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χ 2 =14.052)。观察组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较短,心率和呼吸频率较稳定,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较低,动脉氧分压、血氧 饱和度较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中应用血流动力学导向心肺复苏可提升患者救治有效率,患者 体征和血气指标较理想。

作者:
吴建懿
单位:
龙岩市第二医院急诊科 福建龙岩 364000
出处: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刊期:
2020年第22卷第1期

血流动力学导向心肺复苏在急诊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血流动力学导向心肺复苏在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 2012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间,我院收治的 70 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其中常规治疗者 35 例,设为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导向心肺复苏治疗者 35 例, 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心率、呼吸情况,以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氧分压、 血氧饱和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7.14%(27/35),对照组为57.14%(20/3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χ 2 =14.052)。观察组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较短,心率和呼吸频率较稳定,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较低,动脉氧分压、血氧 饱和度较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中应用血流动力学导向心肺复苏可提升患者救治有效率,患者 体征和血气指标较理想。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2898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