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经验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极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经验,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方法 选取 80 例 2016 年 1 月 至 2018 年 6 月在我院治疗的极早产儿,将其列为观察组,对本组中具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INSURE)技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在尚未发生多器官衰竭前上呼吸机治疗。再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 80 例极早产儿, 将其列为对照组,本组患儿未行相关防治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重症疾病的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率及新生儿呼 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0%)高于对照组(61.25%),重症疾病的发生率(11.25%)、有创机 械通气率(16.25%)均低于对照组(27.5%)、(33.75%),差异均明显(P <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 迫综合征的发病率(28.75%)与对照组(32.50%)相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 > 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极早产儿, 对其行 CPAP、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早期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尚未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前上呼 吸机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及有创机械通气,提高极早产儿临床抢救成功率,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
王丽容
单位: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425100
出处: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
刊期:
2019年第25卷第11期

极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经验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极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经验,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方法 选取 80 例 2016 年 1 月 至 2018 年 6 月在我院治疗的极早产儿,将其列为观察组,对本组中具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INSURE)技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在尚未发生多器官衰竭前上呼吸机治疗。再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 80 例极早产儿, 将其列为对照组,本组患儿未行相关防治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重症疾病的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率及新生儿呼 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0%)高于对照组(61.25%),重症疾病的发生率(11.25%)、有创机 械通气率(16.25%)均低于对照组(27.5%)、(33.75%),差异均明显(P <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 迫综合征的发病率(28.75%)与对照组(32.50%)相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 > 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极早产儿, 对其行 CPAP、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早期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尚未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前上呼 吸机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及有创机械通气,提高极早产儿临床抢救成功率,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2736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