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的操作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同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患者100侧,采用随机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不同注射部位、进针角度及注射后不同按压时间所产生的皮下出血、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采用腹部注射法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为34.9%,低于上臂三角肌注射患者的40.4%,腹部注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为0分的患者占34.3%,高于上臂三角肌注射患者的27.8%,不同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程度不同(Z=-2.552,P〈0.05),疼痛评分不同(Z=-5.504,P〈0.01)。采用垂直进针法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为34.3%,低于斜度进针注射患者的41.4%,垂直进针法VAS法评分为。分的患者占23.2%,高于斜度进针注射患者的20.9%,不同进针角度皮下出血程度不同(Z=-0.035,P〈0.01),疼痛评分不同(Z=-2.483,P〈0.05)。注射后按压1、3、5min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7.9%、45.4%和33.7%,出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524,P〈0.01)。结论腹部注射、垂直进针方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具有较低的皮下出血率,患者疼痛程度轻,值得临床推广,注射后适度增加按压时间能有效减少皮下出血率。

作者:
马毳 孙硕 李艳彬
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北京100853
出处:
《健康世界》
刊期:
2019年第27卷第10期

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的操作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同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患者100侧,采用随机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不同注射部位、进针角度及注射后不同按压时间所产生的皮下出血、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采用腹部注射法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为34.9%,低于上臂三角肌注射患者的40.4%,腹部注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为0分的患者占34.3%,高于上臂三角肌注射患者的27.8%,不同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程度不同(Z=-2.552,P〈0.05),疼痛评分不同(Z=-5.504,P〈0.01)。采用垂直进针法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为34.3%,低于斜度进针注射患者的41.4%,垂直进针法VAS法评分为。分的患者占23.2%,高于斜度进针注射患者的20.9%,不同进针角度皮下出血程度不同(Z=-0.035,P〈0.01),疼痛评分不同(Z=-2.483,P〈0.05)。注射后按压1、3、5min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7.9%、45.4%和33.7%,出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524,P〈0.01)。结论腹部注射、垂直进针方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具有较低的皮下出血率,患者疼痛程度轻,值得临床推广,注射后适度增加按压时间能有效减少皮下出血率。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1882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