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机制

       摘要: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北京航天总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保护脑细胞、控制血糖和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脂水平无明显改变,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s-CRP均有下降,观察组患者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值得肯定,这可能与其能够降低患者血脂和抗炎性反应治疗机制有关。

作者:
陈湘 王晶
单位:
北京航天总医院神经内科 10007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100076
出处:
《医师在线》
刊期:
2019年第6卷第9期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机制

摘要: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北京航天总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保护脑细胞、控制血糖和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脂水平无明显改变,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s-CRP均有下降,观察组患者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值得肯定,这可能与其能够降低患者血脂和抗炎性反应治疗机制有关。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2046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