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高龄患者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 2014 年 10 月到 2018 年 10 月间收 治的 50 例高龄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平均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药物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膜 剥脱术,进行两组治疗成效的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前颈动脉彩超相关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产生(P >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 治疗后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和颈内动脉最狭窄处血管内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存在(P < 0.05);两组存在并发症发生 率上的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高龄颈动脉狭窄患者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高龄患者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 2014 年 10 月到 2018 年 10 月间收 治的 50 例高龄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平均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药物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膜 剥脱术,进行两组治疗成效的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前颈动脉彩超相关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产生(P >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 治疗后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和颈内动脉最狭窄处血管内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存在(P < 0.05);两组存在并发症发生 率上的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高龄颈动脉狭窄患者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1] | 周利胜 李杰文 谢伟琼 邓镇强 陆健辉 . 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8,20 |
[2] | 张燕锋 . 不同剂量的厄贝沙坦对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6,33 |
[3] | 裴浩天 杨绍楠 马爱军 潘旭东 董轶 殷霜霜 . miR-155介导PI3K/Akt/mTOR自噬通路对ApoE-/-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J].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3 |
[4] | 相波 丁晓洁 王晓青 袁海成 . CTA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评估作用 [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1 |
[5] | 陈奕历 李义凯 .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部推拿的安全性 [J]. 中医正骨 ,2017,10 |
[6] | 文兰花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价值 [J]. 航空军医 ,2018,3 |
[7] | 桂平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痰瘀型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硬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航空军医 ,2018,6 |
[8] | 路宏 . 银杏酮酯滴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体会 [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