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珠母贝不同生长阶段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摘要: 为了研究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不同生长阶段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从2012年1月在海南构建的家系中选取生长快、中、慢3个典型家系(分别编号为 F1、F2和 F3),于海南陵水黎安、广东湛江覃斗和广西防城白龙3个不同海区进行养殖试验,每个海区每个家系的放养数量为800个,养殖1年。采用方差和加性主效应乘积交互作用(additive main ef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 AMMI)模型对各家系不同生长阶段壳长、壳高、壳宽和体重4个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海区间合浦珠母贝的生长差异显著(P<0.05),其中海南黎安的生长较快,广西白龙较慢;家系间, F2家系的壳长、壳高、壳宽生长速度最快, F1家系体重生长速度最快。整个试验阶段总体上4个性状的基因型方差占变异总方差的比例为72.47%~88.55%,环境方差占9%~24.13%,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占3.32%~4.04%。随着生长的进行,4个性状的基因型方差所占比例由最早阶段的92.32%~98.66%下降到最后阶段的32.45%~68.10%,环境方差由0.11%~1.27%增加到24.41%~62.26%,家系×环境互作方差由0.79%~3.9%增加到3.84%~7.51%。AMMI模型双标图分析表明, F1家系与覃斗、F2家系与黎安存在一定的互作,而F3家系的稳定性最好。上述结果显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较小,家系对表型变异的贡献较大,表明家系的选择非常重要。该结果对合浦珠母贝优良品系的选育与推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
吴曼 刘宝锁 黄桂菊 陈明强 范嗣刚 喻达辉
单位:
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南海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0;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406 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南海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0
出处:
《中国水产科学》
刊期:
2015年第22卷第5期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项目(CARS-48) 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A201201A03, A201201A02, A201201A07, A201301A08, A201301A02, B201300B08)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2013YD02,2013YD04)

合浦珠母贝不同生长阶段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摘要:为了研究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不同生长阶段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从2012年1月在海南构建的家系中选取生长快、中、慢3个典型家系(分别编号为 F1、F2和 F3),于海南陵水黎安、广东湛江覃斗和广西防城白龙3个不同海区进行养殖试验,每个海区每个家系的放养数量为800个,养殖1年。采用方差和加性主效应乘积交互作用(additive main ef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 AMMI)模型对各家系不同生长阶段壳长、壳高、壳宽和体重4个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海区间合浦珠母贝的生长差异显著(P<0.05),其中海南黎安的生长较快,广西白龙较慢;家系间, F2家系的壳长、壳高、壳宽生长速度最快, F1家系体重生长速度最快。整个试验阶段总体上4个性状的基因型方差占变异总方差的比例为72.47%~88.55%,环境方差占9%~24.13%,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占3.32%~4.04%。随着生长的进行,4个性状的基因型方差所占比例由最早阶段的92.32%~98.66%下降到最后阶段的32.45%~68.10%,环境方差由0.11%~1.27%增加到24.41%~62.26%,家系×环境互作方差由0.79%~3.9%增加到3.84%~7.51%。AMMI模型双标图分析表明, F1家系与覃斗、F2家系与黎安存在一定的互作,而F3家系的稳定性最好。上述结果显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较小,家系对表型变异的贡献较大,表明家系的选择非常重要。该结果对合浦珠母贝优良品系的选育与推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3125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