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横断山区优越虎耳草谱系地理学研究

       摘要: 利用叶绿体DNA非基因编码区rpl20-rps12和trnL-trnF作为分子标记,对喜马拉雅—横断山区优越虎耳草13个居群151个个体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旨在揭示优越虎耳草现有的遗传结构及其演化历程.共检测到19个单倍型,其中63%的单倍型为居群特有单倍型.研究还发现,优越虎耳草居群总的遗传多样性较高(Ht=0.868),居群内平均遗传多样性较低(Hs=0.466).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优越虎耳草居群57.37%的遗传变异来自居群内,居群间遗传变异为42.63%.居群遗传分化系数Nst大于Gst(Nst=0.463,Gst=0.438,P>0.05),但不显著,表明优越虎耳草在其整个分布范围内没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中性检验结果表明,Tajima'sD为负值(-1.348 32,P>0.05)而Fu'sFs*为正值(18.915 72,P>0.05),但均不显著,结合歧点分布分析发现该物种在整个分布范围内未经历过居群扩张.此外,在本研究中优越虎耳草遗传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较高的居群及大量特有单倍型在整个分布范围内随机分布,符合“微型避难所”假说.优越虎耳草居群在冰期可能随气候波动而发生分布范围的不断变化,最终在相互隔离的“高山岛屿”中发生异域分化,导致大量特有单倍型产生.因此,推测优越虎耳草与其生境中的乔木和灌木可能具有相似的谱系地理历史,它们可为优越虎耳草提供微型避难所而使之在冰期时保留下来.

作者:
贾留坤 焦秀洁 刘海瑞 李彦 更吉卓玛 王智华 高庆波
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山植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39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山植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信息与学报编辑部,西宁81000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山植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1
出处:
《植物研究》
刊期:
2018年第38卷第5期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16378)

喜马拉雅—横断山区优越虎耳草谱系地理学研究

摘要: 利用叶绿体DNA非基因编码区rpl20-rps12和trnL-trnF作为分子标记,对喜马拉雅—横断山区优越虎耳草13个居群151个个体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旨在揭示优越虎耳草现有的遗传结构及其演化历程.共检测到19个单倍型,其中63%的单倍型为居群特有单倍型.研究还发现,优越虎耳草居群总的遗传多样性较高(Ht=0.868),居群内平均遗传多样性较低(Hs=0.466).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优越虎耳草居群57.37%的遗传变异来自居群内,居群间遗传变异为42.63%.居群遗传分化系数Nst大于Gst(Nst=0.463,Gst=0.438,P>0.05),但不显著,表明优越虎耳草在其整个分布范围内没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中性检验结果表明,Tajima'sD为负值(-1.348 32,P>0.05)而Fu'sFs*为正值(18.915 72,P>0.05),但均不显著,结合歧点分布分析发现该物种在整个分布范围内未经历过居群扩张.此外,在本研究中优越虎耳草遗传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较高的居群及大量特有单倍型在整个分布范围内随机分布,符合“微型避难所”假说.优越虎耳草居群在冰期可能随气候波动而发生分布范围的不断变化,最终在相互隔离的“高山岛屿”中发生异域分化,导致大量特有单倍型产生.因此,推测优越虎耳草与其生境中的乔木和灌木可能具有相似的谱系地理历史,它们可为优越虎耳草提供微型避难所而使之在冰期时保留下来.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3436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