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内的“派系”轮替:国民党感化政策在江西的推行(1930-1935)

       摘要: 1932年3月,国民政府开始推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这一“剿共”政治即包含了如何处置投诚俘虏的重要问题,为此,蒋筹划在江西反省院的基础上建立一所覆盖湘鄂闽赣等22省的大型感化院.高墙之内,暗藏汹涌,感化院内先后上演“CC系”、“黄埔系”和“政学系”分别所代表的党、军、政三方围绕主办权的权力竞夺.透过高墙内权力竞夺的背后,我们不仅看到蒋介石在用人政治中凸现出来的重军轻党的浓重痕迹,也看到了蒋的这一策略中隐含的“政以军兴,政亦以军废”的重要特征.缕析感化政策在江西推行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蒋在某一政策的兴废过程中,往往以“派系”轮替的用人策略执行其“剿共”政治,这与我们以往认识的“多元竞轨”的制衡策略又有所不同,或许这是历史复杂性的另一面相所在.

作者:
王才友
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311121
出处:
《民国档案》
刊期:
2016年第0卷第3期

高墙内的“派系”轮替:国民党感化政策在江西的推行(1930-1935)

摘要:1932年3月,国民政府开始推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这一“剿共”政治即包含了如何处置投诚俘虏的重要问题,为此,蒋筹划在江西反省院的基础上建立一所覆盖湘鄂闽赣等22省的大型感化院.高墙之内,暗藏汹涌,感化院内先后上演“CC系”、“黄埔系”和“政学系”分别所代表的党、军、政三方围绕主办权的权力竞夺.透过高墙内权力竞夺的背后,我们不仅看到蒋介石在用人政治中凸现出来的重军轻党的浓重痕迹,也看到了蒋的这一策略中隐含的“政以军兴,政亦以军废”的重要特征.缕析感化政策在江西推行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蒋在某一政策的兴废过程中,往往以“派系”轮替的用人策略执行其“剿共”政治,这与我们以往认识的“多元竞轨”的制衡策略又有所不同,或许这是历史复杂性的另一面相所在.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2975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