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有力之反证”与“发现真相”——试析民国时期北京地方法院与最高法院的审判理念冲突

       摘要: 近代司法史研究,偏重于全国及理论层面,缺少具体生动的案例来展现地方形势各异的司法运行实态.档案显示,民国时期北京地方法院存在一种重故事轻证据的审判倾向,与最高法院以证据为中心的真相发现原则相对立.这种倾向并不局限于北京,各地法院为此甚至遭到司法行政部的严厉斥责.其原因除了司法体系不完善和法官人才缺乏外,更在于本土社会的缓慢变迁与法律的疾速移植之间不对应,多数法官们的思想转变跟不上司法知识的更新速度,导致其在实践中与最高法院出现司法理念上的断裂.在法律移植初期,这是正常的现象,需要法律精英们有预见、有计划、有策略地应对.

作者:
张淑娟
单位: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52059
出处:
《民国档案》
刊期:
2016年第0卷第3期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近代北京审判机关研究:1907-1937”(立项号15YJC770046)

“无有力之反证”与“发现真相”——试析民国时期北京地方法院与最高法院的审判理念冲突

摘要:近代司法史研究,偏重于全国及理论层面,缺少具体生动的案例来展现地方形势各异的司法运行实态.档案显示,民国时期北京地方法院存在一种重故事轻证据的审判倾向,与最高法院以证据为中心的真相发现原则相对立.这种倾向并不局限于北京,各地法院为此甚至遭到司法行政部的严厉斥责.其原因除了司法体系不完善和法官人才缺乏外,更在于本土社会的缓慢变迁与法律的疾速移植之间不对应,多数法官们的思想转变跟不上司法知识的更新速度,导致其在实践中与最高法院出现司法理念上的断裂.在法律移植初期,这是正常的现象,需要法律精英们有预见、有计划、有策略地应对.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3130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