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常规气象资料的小时标准冰厚模型及验证

       摘要: 在综合考虑雨凇和雾凇积冰增长以及热力融冰和升华脱冰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基于常规气象资料的小时标准冰厚模型.模拟2008年和2013年浙江省两次严重电网覆冰灾害期间的标准冰厚,并用事故线路调查资料、电线积冰观测站和模拟导线拉力监测点的观测资料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事故线路的最大标准冰厚观测值与模拟值相关关系达到0.01显著性水平,电线积冰观测站的日标准冰厚观测值与模拟值的平均绝对偏差小于0.6 mm,模拟导线拉力监测点的小时标准冰厚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决定系数为0.8093,均方根误差为0.8 mm.说明模型比较准确地描述了天气过程对电线积冰的影响,能够较好地反映标准冰厚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特征.

作者:
邓芳萍 康丽莉 姜瑜君 初金良 刘岩
单位: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杭州,310008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丽水供电公司,丽水,323000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14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刊期:
2017年第28卷第2期
基金: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科信服务采购项目(ZB14-065B-012) 浙江省气象局科技计划项目(2013ZD09)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106035)

基于常规气象资料的小时标准冰厚模型及验证

摘要:在综合考虑雨凇和雾凇积冰增长以及热力融冰和升华脱冰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基于常规气象资料的小时标准冰厚模型.模拟2008年和2013年浙江省两次严重电网覆冰灾害期间的标准冰厚,并用事故线路调查资料、电线积冰观测站和模拟导线拉力监测点的观测资料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事故线路的最大标准冰厚观测值与模拟值相关关系达到0.01显著性水平,电线积冰观测站的日标准冰厚观测值与模拟值的平均绝对偏差小于0.6 mm,模拟导线拉力监测点的小时标准冰厚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决定系数为0.8093,均方根误差为0.8 mm.说明模型比较准确地描述了天气过程对电线积冰的影响,能够较好地反映标准冰厚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特征.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1938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