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天气背景下,2016年8月19日下午上海地区发生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过程,此次过程历时3h、水平范围20~40 km,呈现出生命史短、局地性强的特点.基于上海地区地面自动气象站2分钟平均资料,采用仅需一层资料计算的非地转Q矢量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此次局地短时强降水发生发展演变成因,结果如下:(1)地面温度场和风场叠加分析表明,上海“城市热岛”特征与长江沿岸及邻近水域的热力不均匀分布引发了江风,江风将江岸邻近水域的湿、冷空气向城市陆地输送,并与陆地上干、热空气交汇,激发产生局地短时强降水,而降水的发生,导致地面温度下降、“城市热岛”特征减弱,从而减小水陆温度差,进而减弱江风,这直接减弱了有助于降水发生发展的动、热力强迫条件,促使降水趋于衰亡结束.(2)地面Q矢量散度辐合场和温度露点差叠加分析表明:在降水发生发展阶段,Q矢量散度辐合强迫产生垂直上升运动较强,而空气湿度条件相对较弱;在降水强盛阶段,Q矢量散度辐合强度和空气湿度的强度不仅增至最强,且上升运动区与高湿区重合;在降水衰亡阶段,地面空气一直维持高湿条件而Q矢量散度辐合强度明显减弱.这从地面大气中垂直上升运动条件和水汽条件揭示出致使降水强度发展演变的内在因素,且二者重叠区对降水落区有较好指示意义.最后,对地面Q矢量散度辐合场在局地短时强降水短临预报工作中的潜在应用前景进行了有意义的讨论.
摘要: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天气背景下,2016年8月19日下午上海地区发生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过程,此次过程历时3h、水平范围20~40 km,呈现出生命史短、局地性强的特点.基于上海地区地面自动气象站2分钟平均资料,采用仅需一层资料计算的非地转Q矢量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此次局地短时强降水发生发展演变成因,结果如下:(1)地面温度场和风场叠加分析表明,上海“城市热岛”特征与长江沿岸及邻近水域的热力不均匀分布引发了江风,江风将江岸邻近水域的湿、冷空气向城市陆地输送,并与陆地上干、热空气交汇,激发产生局地短时强降水,而降水的发生,导致地面温度下降、“城市热岛”特征减弱,从而减小水陆温度差,进而减弱江风,这直接减弱了有助于降水发生发展的动、热力强迫条件,促使降水趋于衰亡结束.(2)地面Q矢量散度辐合场和温度露点差叠加分析表明:在降水发生发展阶段,Q矢量散度辐合强迫产生垂直上升运动较强,而空气湿度条件相对较弱;在降水强盛阶段,Q矢量散度辐合强度和空气湿度的强度不仅增至最强,且上升运动区与高湿区重合;在降水衰亡阶段,地面空气一直维持高湿条件而Q矢量散度辐合强度明显减弱.这从地面大气中垂直上升运动条件和水汽条件揭示出致使降水强度发展演变的内在因素,且二者重叠区对降水落区有较好指示意义.最后,对地面Q矢量散度辐合场在局地短时强降水短临预报工作中的潜在应用前景进行了有意义的讨论.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1] | 李学杰 王哲 姚永坚 高红芳 李波 . 西太平洋边缘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J]. 中国地质 ,2017,6 |
[2] | 宋晓晓 李春峰 . 西太平洋科学大洋钻探的地球动力学成果 [J]. 热带海洋学报 ,2016,1 |
[3] | 高洋 方翔 . 基于CloudSat卫星分析西太平洋台风云系的垂直结构及其微物理特征 [J]. 气象 ,2018,5 |
[4] | 苏同华 吕思思 袁卓建 . 1998年长江流域二度梅建立过程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调整的机制分析 [J]. 热带气象学报 ,2017,5 |
[5] | 唐衍力 徐湛 . 中西太平洋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延绳钓渔场分布的时空变化 [J]. 渔业科学进展 ,2015,3 |
[6] | 靳少非 陈瑛婕 樊伟 张衡 郑仰桥 汪永春 . 不同季节中西太平洋围网鲣鱼群体形态学差异性 [J].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8,3 |
[7] | 刘佳伟 徐海明 . 冬季西太平洋和海洋性大陆热源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J]. 热带气象学报 ,20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