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室管膜下瘤的MR影像学诊断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颅内室管膜下瘤诊断中引进 CT 与 MR 血管造影的效果。方法 把 2022 年阶段在我院接受检查的疑 似颅内室管膜下瘤 60 例患者视作分析对象,结合血管造影检查方法记作两组,即对这些患者分别实施 CT 与 MR 血管造影检查, 记录对应的一般组与实践组,分析颅内室管膜下瘤诊断价值,给医学治疗提供参考。结果 数字减影诊 60 例患者,最终 50 例 患者被诊断为颅内室管膜下瘤。一般组检出 42 例患者、占比 84.0%,实践组检出 48 例患者、占比 96.0%。两组疾病检出率指 数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践组患者的检查中,瘤体宽度指数平均为(5.46±1.69)mm、瘤体直径指数平均为(12.06±2.48) mm,与一般组瘤体宽度指数平均为(5.96±1.60)mm、瘤体直径指数平均为(11.99±1.26)mm 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T 与 MR 血管造影都具备颅内室管膜下瘤诊断的价值,在具体检查中,医护人员可按照需求合理选择诊断方式, 促进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作者:
万敏
单位:
宜宾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 644100
出处:
《药物与人》
刊期:
2022年第35卷第8期

颅内室管膜下瘤的MR影像学诊断研究

摘要:目的 研究颅内室管膜下瘤诊断中引进 CT 与 MR 血管造影的效果。方法 把 2022 年阶段在我院接受检查的疑 似颅内室管膜下瘤 60 例患者视作分析对象,结合血管造影检查方法记作两组,即对这些患者分别实施 CT 与 MR 血管造影检查, 记录对应的一般组与实践组,分析颅内室管膜下瘤诊断价值,给医学治疗提供参考。结果 数字减影诊 60 例患者,最终 50 例 患者被诊断为颅内室管膜下瘤。一般组检出 42 例患者、占比 84.0%,实践组检出 48 例患者、占比 96.0%。两组疾病检出率指 数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践组患者的检查中,瘤体宽度指数平均为(5.46±1.69)mm、瘤体直径指数平均为(12.06±2.48) mm,与一般组瘤体宽度指数平均为(5.96±1.60)mm、瘤体直径指数平均为(11.99±1.26)mm 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T 与 MR 血管造影都具备颅内室管膜下瘤诊断的价值,在具体检查中,医护人员可按照需求合理选择诊断方式, 促进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0.1730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