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淮地区梅汛期首场持续性暴雨的持续原因初探

       摘要: 利用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和逐6h降水实况观测资料,对2016年6月30日-7月6日江淮地区首场持续性暴雨的持续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持续性暴雨的主雨带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下同)的西北侧、中低层江淮切变线的南侧,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低空急流轴的左前侧;高空强辐散与低空强辐合长时间维持为暴雨的持续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西风槽前和西太副高外围两个水汽通道为此次暴雨过程提供了充分的水汽,其周期性辐合为暴雨的持续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江淮流域上空大气上干冷、下暖湿状态的重复形成,为暴雨的持续提供了足够的能量;江淮切变线附近中尺度低涡的新生、发展和维持为暴雨的持续提供了持续的辐合抬升条件;锋生的周期性增强对降水强度的预报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作者:
张红华 姚秀萍 高媛 管琴 王桂臣
单位:
连云港市气象局 江苏连云港 222006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北京100081 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沈阳 110166 青海省气象局 青海西宁 811000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刊期:
2018年第34卷第5期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475041、9163710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课题(2014LASW-A0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C03B06) 连云港市社会发展项目(SH1634) 江苏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JSYBY201612) 连云港市气象局海洋气象预报科技创新团队基金共同资助

2016年江淮地区梅汛期首场持续性暴雨的持续原因初探

摘要:利用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和逐6h降水实况观测资料,对2016年6月30日-7月6日江淮地区首场持续性暴雨的持续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持续性暴雨的主雨带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下同)的西北侧、中低层江淮切变线的南侧,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低空急流轴的左前侧;高空强辐散与低空强辐合长时间维持为暴雨的持续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西风槽前和西太副高外围两个水汽通道为此次暴雨过程提供了充分的水汽,其周期性辐合为暴雨的持续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江淮流域上空大气上干冷、下暖湿状态的重复形成,为暴雨的持续提供了足够的能量;江淮切变线附近中尺度低涡的新生、发展和维持为暴雨的持续提供了持续的辐合抬升条件;锋生的周期性增强对降水强度的预报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1.1247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