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抗战爆发后,一般大学均迁移内地.然而,由于上海地区租界的存在,抗战初期驻沪高校普遍迁入租界办学或仅部分内迁.国民政府教育部通过各种渠道对留守上海高校进行监督和管理,在“孤岛”内行使教育主权.不过,由于“孤岛”环境所限,教育部的政令往往难以真正贯彻.战时国家高等教育经费严重匮乏,教育部与留守上海高校之间的关系更显脆弱.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租界,教育部与留守上海高校的沟通基本断绝,各大学由于性质不同,面对汪伪政府要求注册立案的压力,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抉择.
说明:如本页面涉及到版权问题或作者不愿意公开,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1] | 陈谦平 .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复南海诸岛主权述论 [J]. 近代史研究 ,2017,2 |
[2] | 黄克武 . 民族主义的再发现:抗战时期中国朝野对“中华民族”的讨论 [J]. 近代史研究 ,2016,4 |
[3] | 李金铮 宋弘 . 坚持:抗战时期冀中区堡垒户的形成、使命与困境 [J]. 抗日战争研究 ,2018,1 |
[4] | 贾钦涵 . 抗战时期美国战略情报局与中共军事合作的尝试 [J]. 抗日战争研究 ,2018,1 |
[5] | 袁成毅 . 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军事战略之研判 [J]. 抗日战争研究 ,2018,2 |
[6] | 桑兵 . 全面抗战前持久战思想的发生与衍化 [J]. 抗日战争研究 ,2018,3 |
[7] | 杜桂剑 单明明 . 抗战时期淮北二分区减租减息运动研究 [J]. 抗日战争研究 ,2017,1 |
[8] | 赵诺 . 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华北根据地干部的进退升降 [J]. 抗日战争研究 ,2017,2 |